行业资讯
土储专项债如何发债及谋划思路
土储专项债是地方政府为土地储备项目发行的一种专项债券,其核心是“项目收益自平衡”,即用未来土地出让收入等来偿还债券本息。下面这张图可以帮你快速了解其发行的关键步骤和核心谋划点。

关键操作与合规要点
要成功发行土储专项债,除了了解基本流程,还需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和谋划思路。
项目谋划的核心前提
在启动申报前,必须确保项目满足以下准入条件:
- 纳入计划:项目已纳入经省级政府批准的年度土地储备计划,并在“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”中有唯一标识码。
- 实施主体合格:专项债券资金只能由纳入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使用,其他机构不能作为实施主体。
- 土地来源合规:政策优先支持回收、收购存量闲置土地(如企业无力开发的已供应未动工土地),2024年11月7日之后供应的土地不列入存量闲置范围。确有需求的新增土地储备项目也可申报,但需充分论证必要性。
- 权属清晰:地块权属应明晰,不存在抵押、查封等权利限制。对于集体土地,需已完成农用地转用、征收批准手续。
融资与收益平衡方案
这是债券发行的核心,需要证明项目自身收益能覆盖债券本息。
- 收入测算:合理预测土地出让收入,需结合当地市场供需、周边地块成交价、城市规划等因素,避免虚高。政策要求土地出让收入需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。
- 成本核算:全面准确核算收储成本、前期开发成本、债券利息等。
- 覆盖倍数:项目预期收益覆盖融资本息的倍数需达到监管要求(目前趋势是趋严,需关注最新政策,如1.2倍或1.3倍以上)。
- 风险缓释:方案中需包含应对土地市场波动的措施,如敏感性分析(例如测试收益下降20%的情况)。
发行流程与时间节点
整个流程一般需要1-3个月,具体取决于项目成熟度和区域。你需要特别注意申报时间窗口:
- 非试点地区(大部分地区):
- 集中申报期:每年10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项目的集中报送。
- 补充申报期:次年2月底、5月底、8月底前有补充报送机会。
- “自审自发”试点地区(如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等):可常态化滚动申报,经省级政府批准后即可发行,无需报国家部委审核(只需备案),流程更快。
材料准备要点
申报材料是审核的依据,务必齐全、真实。核心材料包括:
-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/实施方案(完成立项批复)
- “一案两书”(核心文件):
- 项目实施方案:详述项目概况、建设内容、收益来源、融资平衡方案和风险防控。
- 财务评估报告(会计师事务所出具):含投资估算、现金流预测、偿债能力分析。
- 法律意见书(律师事务所出具):确认项目合法性、实施主体资质等。
- 规划与用地文件:如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。
- 专项审批文件:如环评批复等。
风险管控与常见问题
- 资金管理:债券资金必须 “专款专用、封闭运行” ,严禁挪用于城市建设或其他非土地储备支出。
- 常见挑战与对策:
- 收益平衡难:可考虑将预期收益较好和较差的地块在同一项目内合理搭配,利用收益好的地块弥补差额。也可适当延长债券期限以降低年度还款压力。
- 土地权属复杂:提前开展详尽的权属调查,制定清晰的权属清理方案和时间表。
- 项目成熟度不足:尽早启动前期工作,合理安排项目时序,可考虑分期分批申报。
总结与建议
成功发行土储专项债,关键在于提早谋划、精准定位、扎实准备。你需要特别关注项目是否纳入法定计划、权属是否清晰、以及融资收益平衡方案是否扎实可靠。
希望这份梳理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作土储专项债。如果你能分享更多关于你所在地区或具体项目的类型(例如是存量土地回收还是新增储备),或许我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分析。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