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专项债项目储备与前期准备阶段具体工作内容及实施要点
专项债项目储备与前期准备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申报的关键阶段,需围绕政策合规性、材料完备性、成熟度管理三大核心目标展开。以下是具体工作内容及实施要点:
一、政策导向与领域筛选
锚定支持领域
- 重点围绕国家明确的**交通基础设施、农林水利、生态环保、社会事业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、新基建(5G/数据中心)、新能源(光伏/储能)**等领域。
- 严格规避负面清单项目(如楼堂馆所、景观提升、形象工程等)。
- 示例:2025年垫江县储备的23个项目中,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土地储备类占比超60%。
动态跟踪政策调整
- 定期研究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发布的专项债投向领域调整文件,确保项目方向与最新政策一致。
二、项目谋划与储备管理
建立分层储备机制
- 谋划库:筛选符合县域发展需求、预期效益好的项目;
- 储备库:完成立项、可研等核心手续的项目;
- 发行库:通过省级评审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的项目。
- 按“谋划一批、储备一批、发行一批”原则,构建动态项目库。例如:
提升项目质量
- 成熟度标准:要求项目完成立项批复、可研批复、环评、用地预审等核心手续,避免“钱等项目”。
- 收益平衡设计:编制《项目收益与融资自平衡方案》,确保收益覆盖本息1.2倍以上(2026年部分领域或提升至1.3倍)。
三、前期要件准备
核心材料清单
材料类型 具体内容 来源依据 立项文件 项目建议书、可研报告及批复、初设报告及批复 规划用地手续 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、用地规划许可证、工程规划许可证 环评文件 环评报告表/报告书及环保部门批复 绩效评估 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及评分表(需财政部门签章) 实施方案 含财务评估报告、法律意见书(“一案两书”) 第三方专业支持
- 委托具备工程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可研报告、实施方案;
-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财务评估报告,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。
四、合规性审核与动态管理
多部门联合审查
- 项目投向是否符合政策;
- 收益测算是否合理;
- 手续完备性(如用地、环评批复是否在有效期内)。
- 组建由财政、发改、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的审核专班,重点核查:
系统录入与信息维护
- 将项目信息同步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,确保“两库”数据一致。
- 定期更新项目进度(如完成招标、开工等节点),避免信息滞后导致退库。
五、风险防控与要素保障
风险识别与规避
- 收益虚高风险:通过市场询价、同类项目数据比对验证收入预测合理性;
- 合规性风险:重点核查用地性质是否合规(如农用地转用审批)、环评是否达标。
要素保障机制
- 审批绿色通道:协调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快用地预审、环评批复等流程;
- 资金平衡保障:明确财政配套资金来源(如一般公共预算、土地出让收入),避免过度依赖专项债。
实践案例参考
- 垫江县模式:通过“五举措”(政策对标、谋划储备、前期提速、联合审核、跟踪管理)储备23个项目,总投资82亿元,申报需求45亿元;
- 青羊区流程:实行“策划包装→储备入库→联合评审”三步法,确保项目信息“两库”一致。
通过系统化推进上述工作,可显著提升项目申报通过率。建议结合地方实际,建立常态化储备机制,并借助专业机构力量优化材料质量。
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





